首页

调教交友

时间:2025-05-26 00:20:43 作者:高质量发展看中国|小小大蒜种出“辣”经济 浏览量:44315

  央广网盐城5月23日消息(记者顾炀威)五月,正值挖蒜的时候,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南阳镇的空气中弥漫着阵阵蒜香。大蒜是南阳镇的传统产业,走进吉兴村,万亩蒜田上呈现出一派忙碌的景象。蒜农们弯腰挥铲,将一簇簇饱满的蒜头从泥土中翻出,剪柄、装筐、晾晒……绘就了一幅“蒜香”丰收图景。

  “过去种棉花,辛苦一年挣不到几个钱,现在种大蒜,每亩纯利润能有五千元!”盐城市大丰区南阳镇吉兴村党总支书记刘静指着成片的蒜田感慨。吉兴村拥有耕地7700余亩,全村大蒜种植面积达4500亩。青大蒜年产万吨以上,蒜薹年产5000多吨,是南阳镇名副其实的“大蒜第一村”。

  村里的飞宇家庭农场负责人施建兵承包了200余亩蒜田,种蒜已有6年。“今年蒜苗价格稳中有升,每亩营收五六千元不成问题。”他笑着说。家庭农场不仅带动了自家增收,更吸纳了本村及周边村民务工,日工资150至180元。“我们村就种大蒜,在家门口干活,既能顾家又能挣钱。”村民王大妈在田间边剪蒜柄边说道。

  为提升产业韧性,吉兴村成立农业发展公司,自主经营43亩大棚青蒜,并与上海企业签订了订单,“我们的大蒜辣味足、品质优,检测合格无公害的有机大蒜能卖到3元一斤,较普通蒜价高出两倍。”刘静介绍,村集体计划带动周边种不动田的农户以土地占股经营的形式参与收益,预计每年为集体增收4万元,农户户均增收3000元。2024年,村集体经营收入突破104万元。

  在稳固大蒜产业的同时,吉兴村正探索“多条腿走路”。村里试种虎皮椒、丝瓜、甘蓝等新品种,推广“订单农业+直播带货”模式,拓宽增收渠道。“先试种、后推广,让村民看到实实在在的收益,他们才会跟着干。”刘静说。

  产业兴旺的同时,吉兴村的人居环境也在悄然升级。“以前河道漂满水草,现在家家门口种果树,水清岸绿。”吉兴村以“河塘清洁、道路保洁、村庄整洁”为抓手,全面推进人居环境整治,让村庄焕然一新。

  从“看天吃饭”的棉田到“土里生金”的蒜海,小小蒜头撑起乡村振兴大产业,吉兴村正将“金蒜盘”越打越响,走出一条产业旺、生态美、百姓富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中国绿色大豆之都”大豆收获全面告捷 最高亩产598.7斤创纪录

以华人移民在美国传武的历程为例,19世纪中期,华人移民随着加利福尼亚州的“淘金热”成规模地来到美国,这些“金山客”中不乏武艺精湛之人。那时武术主要在唐人街里流传,以自卫防身为目的,很少传授其他族裔。我曾对几位美国武术圈中的前辈进行访谈,美国华林寺的创办者陈培回忆,初到美国时曾在其叔父餐馆打工,常遇到吃饭不付钱的顾客,他的一身武艺在保护餐馆利益时派上了用场;美国伯克利大学武术俱乐部创始人方国旋在谈到早期武术在美国的境况时说,那时华人大多聚居在唐人街,走到外面难免遭到欺负,这时候就不得不打。

中国大型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顺利完成空速校准试飞

国家地方共建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简称创新中心)于2023年11月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是国内首家聚焦于具身智能机器人核心技术、产品研发、应用生态建设的创新中心。创新中心由优必选、京城机电、小米机器人、亦庄机器人平台公司等企业联合组建,致力于成为具身智能领域的行业资源组织者、产业发展培育者、落地应用推动者,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具身智能创新策源地和应用示范高地。

广西北海南珠博物馆展千年采珠文化底蕴

4月18日0时至21日20时,消防救援队伍已接报强降雨相关警情714起,出动消防救援人员4547人次、消防车856辆次、舟艇523艘次,共营救、转移被困群众1534人。

加沙地带燃料供应中断 民众以马代车

就“爱国主义教育工作小组”成员的选拔标准,李家超表示,工作小组的成员不仅要认识国家的发展历史和文化,更需热爱国家、对推动爱国主义教育的工作富有热忱,并将这份热忱与知识传播出去,让下一代能真正了解国家的历史文化与当代发展。

含“绿”量持续攀升 绿美广东形塑新格局

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得到充分行使。西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或副主任由藏族公民担任,自治区主席由藏族公民担任。全区42153名四级人大代表中,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占89.2%。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西藏代表共有24名,其中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代表16名,占66.7%,门巴族、珞巴族等人口较少民族也有自己的代表。29名住藏全国政协委员中,少数民族委员占比86.2%。妇女在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的比例较以往明显提高。少数民族干部培养使用工作不断加强,为西藏的全面繁荣稳定和发展进步作出重要贡献。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